視頻:斯諾登發表“聖誕文告”提醒公眾警惕政府監控通訊  來源:深圳高清
  中新網12月30日電香港《明報》近期文章稱,2013年最矚目的國際新聞是斯諾登披露美國官方竊聽醜聞。斯諾登把美國及其盟友的竊聽醜惡公諸於世,國際社會冒現恐慌。然而,美國不僅沒有公開道歉,更惡人先告狀。美國只拋出幾個所謂改革方案,就把問題輕輕帶過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美政府明顯犯錯 各國卻拿它沒法
  2013年最矚目的國際新聞是斯諾登披露美國官方竊聽醜聞,在國家安全的幌子下,保安部門為所欲為,比《1984》的處處攝影機和收音器更厲害:美國歐洲亞洲的平常百姓達官貴人,發出電郵的同時,電腦另一端已有人翻閱方纔寫下的內容紀錄,人們的電話成為監聽部門主攻目標,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電話通話就這樣被美國情報部門長期監聽。被竊去的不僅是人們想什麼或做什麼的私隱,還有大量國家機密。
  斯諾登把美國及其盟友的竊聽醜惡公諸於世,國際社會冒現恐慌,原來美國及其竊聽集團的手,伸到人類最後防線的個人私隱。然而,美國不僅沒有公開道歉,更惡人先告狀,稱只有這樣才能保障國家安全。其後的證據顯示,美國官方部門的批核竊聽過程也極為兒戲,一條龍從審核到執行都無法無天。
  就從侵犯個人私隱而言,美國政府此舉已是明顯違法,可是全世界就是對美國無力製裁。美國只拋出幾個所謂改革方案,就把問題輕輕帶過,看來人們失去的公義可以追回來的機會不大。
  回到事件的核心,斯諾登在受訪及自白時不止一次說過,美國國安部門的竊聽違反憲法精神。其實,斯諾登揭露的僅僅只是美國及英國的惡行,人們等待更多的斯諾登勇敢地站出來。
  傳媒角色舉足輕重監察政府報道醜聞
  斯諾登事件揭示了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命題:在國家安全與個人私隱之間,應當如何掂量?斯諾登曾說他“不是想推翻美國國家安全局”,應讓社會討論應否改變現狀。這將會是漫長而極可能無法得出皆大歡喜結論的討論,但最低限度,可以讓社會在討論過程中得到更多資料,之後再作決定。
  此外,在懸疑未定的混沌時代,能夠對國安部門濫權起到監察作用的是傳媒。斯諾登最近接受美國《華盛頓郵報》訪問時,指出他的“任務已達”,傳媒已經“發揮應有功能”報道事件,引起討論,自己做的一切事情都沒有白費。旨哉斯言,傳媒在斯諾登以及更早時的維基解密事件扮演了重要角色,那是把資訊公開,引起公眾關註討論,從而帶出監察作用。
  斯諾登事件對舉世起到的示範作用,在於有人敢為正義挺身而出,亦在於傳媒不怕犯險觸碰醜聞。歲末回望,事件輸家除了美國政府,也包括一些畏首畏尾的傳媒。  (原標題:明報:竊聽醜聞美明顯犯錯 各國拿它沒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b30jbfd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