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本報特約評論microSD員洪樂風
  有了放開定價權的第一步,還得有引入社會資本的第二步。步步驚心,最終逼近的,是mSATA競爭性領域的全面放開。
  反新竹買屋壟斷又見新招。中國政府網15日公佈,國務院修改《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》,放開網間互聯協議和電信資費定價的限制。有解讀稱,這意味著電信資費定價正式鬆綁,為用戶帶來強烈的降價預期。的確,從原有的“市場調節價、政府指導價和政府定價”,改為唯一的“市場調節價”,將定價權交還企業手中,是電信市場化改革的關鍵一步。
  但是,政府放開定價權,並不一定轉化為民眾的降外接式硬碟價紅利,最終還得看企業是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。在國內電信業“三家分晉”的格局下,壟斷地位的濫用與壟斷定價的蠻橫,民眾都已不是第一回見識了。特別是2G到3G再到4G的技術突飛猛進,在成本快速下降的趨勢下,資費價格依舊高企,服務體驗依舊不如意,假帶寬、流量不能下月結轉等司空見慣。因此,在權力與壟斷並行的格局中,能指望幾分企業的“慈善心”來施捨?打破壟斷之說,實待商榷。
  經濟學常識告訴我們,增加競爭,是打破壟斷、改善服務的華山一條路。有了放開定價權的第一步,還得有引入社會資本的第二步。當前,混合所有制改革如火如荼,難度不必多言,而混合本身也需註意。其實,混合改變的更多在決策與分配的機制,解決的是國有資本、民營資本之間的利益切割,並不SD記憶卡必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降價、提質。因為,資本與資本也可能形成新的合謀。
  所以,要害還在競爭,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要求,凡是能由市場形成價格的都交給市場,推進“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,放開競爭性環節價格”。行至今日,實在沒有什麼理由不打破電信業的“三分天下”了,既不是關乎國計民生的“獨苗苗”,又不是類似自然壟斷的“沒辦法”,恐怕連最保守者都無力反對。
  平等,是法治的精髓,是市場經濟的基石。《反壟斷法》實施六周年之際,民眾看到了對外企頻頻揮出的大棒。法律面前,不分中外、不分產業、不分國企民企,誰敢挑戰法治的權威,誰敢挑釁社會的公益,終將受到正義之劍的嚴懲。
  改革未有窮期,改革步步驚心,最終逼近的,將是競爭性領域的全面放開。依法放權於市場,放權於更多的競爭主體,讓民眾享受競爭帶來的“指尖體驗”,競爭生成的合理價格,競爭激發的生機與活力,這是我們共同的期待。  (原標題:電信反壟斷不應止於放開定價權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b30jbfd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